哈喽大家好,关于社会热点2024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社会热点事件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2023年十大新闻热点事件
1.乌鲁木齐市逐步调整无疫情社区防控政策。华西医院的一款重组蛋白新冠肺炎疫苗通过了国家临床试验,目标是新型冠状病毒。
2.国家粮食局:中国的大米和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需求。民政部第一届社会事务专家委员会77名委员名单公布,确定王冠等77名同志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3.各地要加快出台宅基地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年底前摸清农村地籍“户”,用好农村这块“宝地”。
4.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面建成。
5.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中国夏文化考古研究”已启动(2020-2024年)。
6.高芬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我国高芬项目天基观测能力初步形成。
7.中国民航首条直飞肯尼亚航线——,南航广州至内罗毕航线8月5日正式开通,这是目前中国民航连接非洲大陆的唯一航线。
8.在遗憾地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银牌后,中国名将孙杨再次捍卫了自己在中长跑中的王者地位。8月5日,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7分39秒96的成绩夺得金牌,创造了该项目的三连冠。
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复函》,同意在上海、南京、郑州、广州、成都、厦门、青岛、黄石、义乌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系综合改革发展试点。
10.最高人民法院8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将于9月1日实施
二、2024年十大热点话题作文素材
1、作文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素材,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汲取精华。
2、《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3、近些年来,从马路上不断延伸的盲道,到公共场所日益普及的引导服务,从不时出现的视障阅读中心,到铺展开的一份份高考盲文试卷,对盲人的关怀更加多样化、精细化。从呼吁扶助到引导自强,从促进就业到文化共享,由内而外、不断深化的扶助过程,让越来越多视力障碍者更好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今天,在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在精彩纷呈的综艺舞台,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前沿,我们都能看到视力障碍人士的身影,他们正收获着精彩的人生。
4、这个“根本”,在于唤醒民众、扎根群众。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靠山”。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当六七千红军路过当时只有11户人家的吴起镇时,很多战士露宿野外,谢觉哉曾赋诗回忆,“露天麦地覆棉裳,铁杖为桩系马缰,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人民心系着红军,当红军从福建长汀中复村出发时,当地干部挑来一担布鞋、草鞋,不少还沾着泥巴,他们说,“鞋来不及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拿去吧,行军打仗少不得”。长征路上,扎根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克服征途之难、汇聚抗日力量。事实证明,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就能无往而不胜。
5、如何通过中国神话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众所周知,神话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发育初期的文化叙事,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万物的最初想象,也是对于人类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最初设计、安排。以《山海经》为例,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神话外,还有大量的山川、河流、草木以及鸟、兽、龙、蛇等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图腾出现,它是中华文化中对于人的来源、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值观层面诸多问题解答的起源。可以说神话和传说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最早的、最浪漫的表达。
6、 12月4日,河南郑州,代驾师傅晋先生早上6点多回家时偶遇菜农拉着一车白菜,大冷天到处找地方售卖,便主动把菜农带到了自己家小区门口,并在微信群发动邻居一起来买菜。不到1个小时,一整车白菜就卖光了。晋先生说,这是力所能及的事。网友:有困难互相帮一把,寒冷冬日也能感到温暖!
7、 90后女孩谭婷是中国首位通过法考的听障律师。因为听力障碍,她不能出庭辩护。但在法庭外,谭婷接受听障人士法律咨询、陪他们调查取证、在网络平台普法。截至目前,谭婷已帮助上万名听障人士。
8、《红海行动》《人世间》《只此青绿》等影视文艺作品力作迭出,“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蔚然成风,文化创意、知识付费、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产品供给和产融聚合壮大升级……这是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这10年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的生动缩影。
9、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我们才能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丰盈的精神生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开创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鸿篇。
10、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便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11、地域有别,山川相异,自然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每一种文明都值得尊重,任何文化都应被平等相待。我们长久栖身于本国文化,以此为滋养的来源,但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样是其间生活者的寄托,理应被理解善待。独木难成林,唯有不同文化沟通交往才能丰富文化的内涵。
1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城市有城市的热闹,乡村有乡村的清凉。无论你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还是心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你以后身处庙堂之高,还是屈居山村放羊,请记得生你养你的地方,让梦想的明月照亮故乡。
三、2024必考十大时政热点
2024年必考的十大时政热点包括:
随着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政治改革和政策调整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涉及到宪法、选举制度、机构改革等方面的政治改革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涉及到医疗卫生、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政策调整,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2022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国内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随着政府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加强,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目前,政府已经全力鼓励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在疫情防控方面,继续推进疫苗接种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仍需加强。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引起了全球关注。中国政府在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在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等方面不断加强力度,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去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公安机关经过卓有成效的打击,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外,针对火灾、交通事故等安全事件,政府也加强了措施,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年,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一直备受关注。近几年,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提出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推进政治、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全面驱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备受瞩目。同时,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转型、落实赋予科技创新支撑力等举措,都是当前政府力推的方向。
OK,小编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