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全文免费阅读(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

素问全文免费阅读(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素问全文免费阅读,以及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假如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素问上古天真论》(11)
  2. 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
  3.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阳明脉衰,面始焦”的年龄是
  4. 默写《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病从安来”

一、《素问上古天真论》(11)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提挈天地。提是往上提,挈就是拉着。我们知道人应该顺应天地,而这些人可以把控天地、影响自然。就是说他能影响天地的变化。用葛洪的话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叫“命”?命拆开呢是两个字,叫“口令”,把上面那撇往右边挪一挪,它是两个字,一个口、一个令。谁的口令呢?是天的口令。老天爷给你安排好的东西,变不了。我们经常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实际上命是天命,运才是人为。我们普通人能改变的是自己的运,改不了自己的命。用一种时髦的观点:你改变不了自己的DNA。

“提挈天地”,说的就是可以引领天地,影响自然。

“把握阴阳。”前面岐伯说上古之人“法于阴阳”,而真人把阴阳把玩于掌股之间,这就是到了很高境界的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会影响到这种阴阳的变化。

“呼吸精气。”精是物质,气是能量。我们现在人吸氧,氧是物质,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在吸气。这个气就在不同的地域场合、不同的环境,它有一种能量,真人能够找到那些最好的空气、或者最富有能量的地方,在那儿呼吸吐纳,这其实是古人讲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独立守神”,就是不乱动,现代人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很注意运动锻炼,关键是该怎么运动呢?是“运”还是“动”?“运”和“动”是有区别的,“动作”是动手动脚,动脚叫动,“作”是动手。“运”是什么?繁体字的“运”,上面一个框,底下是走之,中间是个车。它是指我们身躯里面这些内脏的运化、传导,吃个东西,从上面吃进去,从下面排出,这叫“运”。(我理解应该主要是气的运动。)因此“动”很容易,它受人的意识支配。但是“运”,它不受你意识控制。如人吃了不消化、很多人便秘,人的意识控制不了,它是受另外一套系统,就是受内心,即心神的控制。

怎么运起来呢?运和动正好是恰恰相反的,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你动得太多的时候你不运。就像剧烈活动之后,一点胃口没有,你吃不下去。为什么?全身的气血能量,都往肢体上流,往身躯流的很少。可是从顺应自然角度来讲,应先顾身躯,后顾肢体,一个是主干,一个是末梢。所以要想让它运怎么办?前提是先不动,静下来,前提是先不动。练过站桩和冥想的人应是有体会的。

“独立守神。”就是一个人静静地在那儿站着,一个人很孤独,就是“独”。具体做法,应该是先调呼吸,这是调形。然后达到调心,最后守神。岐伯曾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这么呼吸吐纳的时候,你那个神啊,就守在体内了。这叫“独立守神”,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干什么,假设不会用神,最后就是失神、散神、失魂落魄、把自个儿那点精气全都耗尽,一生如此也将一事无成。所以,人第一步要守神。第二步做什么事情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去做。

“肌肉若一”。所谓肌就是发力的肉,肉就是放松的肌。现在人很多是有肌无肉,或者是有肉无肌。有肌无肉的人,肌肉僵硬,老在发力,没有放松。有肉无肌的人,松弛无力。文武之道还应一张一弛。

所谓若一,就是发力的肌和那种放松的肉是对等的。人的身该放松的地方就放松、该紧张的地方就紧,恢复到了一种原始、天然、纯真的一种状态,即肌肉若一。实际上肌肉若一就是气脉常通的一个状态。

“故能寿敝天地。”"蔽"有时可以写成"弊"或"毙",都表示同一个词,解释为"终、尽",表达的是寿命与天地相终,即永远存在的意思。就是这些人的寿命不是度百年乃去了,而是与天地等同。

“无有终时”,就是没有结束的时候。

“此其道生”,也就是说,前面对“真人”那种非常好看的生命状态的描述,归根结底,是因为“真人”得道了,因为“得道”了,所以才会有那样无比好看和超脱的生命状态。

以上有些观点得益于徐小兵所讲。

用通行的语言就是: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他们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吐故纳新,吸收天地间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以保持精神内守,使身体与精神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没有终了的时候,这就是因得道而长生。

3、超然独处,以保持精神内守。

二、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

1、《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2、《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原则:

3、凡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和天气是相通的,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养生要顺应四时,适应自然,外避邪气,要了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应天养生。

4、《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5、《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

6、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三、《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阳明脉衰,面始焦”的年龄是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四、默写《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病从安来”

1、西汉佚名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2、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3、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4、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

5、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活到一百岁,而且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现在的人,年龄才到五十岁,行动就已经衰老了,这是时代变迁的呢?还是现在人违背了养生规律造成的呢?”

6、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了解养生的道理,所以能效法于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身体,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透支,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活到他们应该到的寿数,到一百岁以后才去世。

7、现在的人就不同了,把酒当作浆水一样纵饮无度,经常沉迷于荒乱的生活中,乘着酒兴纵意房事,因过度色欲而耗竭精气,造成真元败散。正是由于不懂得要保持旺盛的精气,经常过分使用精神,贪图一时的快意,背弃了养生的乐趣,生活全无规律,所以才到五十岁就衰老了。

8、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他的人民: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谨慎躲避;同时在思想上要安闲清静,不贪不求,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这样,疾病又怎么会侵袭你呢?

9、《素问·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

10、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关于本次素问全文免费阅读和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假如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上一篇: 牛油果的核能吃吗(牛油果核的正确吃法和功效)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