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次世代2024和未来的2024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汽车人】2023的丰田:稳健与激进
过去的一年,丰田仍然实施稳健的经营战略,保持自己的节奏。新领导集体带来的变化,更多是面向未来的积极调性,而更激进的战略资源投入,将在未来三四年之后看到成果。
大家都知道丰田半年财报(2023.4.1-2023.9.30)的利润有1.4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22亿元),比中国所有上市汽车公司同期利润总和(421亿元)还要多。除了能说明中国市场竞争惨烈,也表明丰田全球头号车企的地位,趋向于巩固而非动摇。
丰田已将2023财年(2023.4.1-2024.3.31)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预期,分别调高至4.5万亿日元和3.95万亿日元。营收和利润数据与日元汇率息息相关,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但是,丰田对于2023财年销量的预期,可能相当准确。
在这个财年开始之前,丰田预期销量为1040万辆,而大众汽车则将预期定在略低于900万辆的水平。从销量角度,丰田继续坐稳全球头号车企。
7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截至2023年10月底),丰田并没有调整销量预期。在没有缺芯和其它供应链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反映了丰田对生产组织(包含供应链管理),以及全球市场,都有深刻的洞察。
目前,丰田自己公布的2023年1-11月全球产量为923.1万辆。有未经证实的第三方数据表明,丰田在2023自然年的产量为1065万辆。
短期而言,丰田能在财务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日元汇率走贬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其对销量的精准把控可见,丰田在权衡全球各市场的需求,始终将经营利润作为核心考量。
基于这样的长期管理风格,丰田在销售策略上不会单押一头,而是采取明显的多元化策略,产品组合包括燃油、混动、纯电、氢能。面对对手的狂飙突进,丰田并不急躁,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产品节奏。
在全球市场因地缘政治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丰田能够完全稳住阵脚,基本排除了外界干扰。
丰田一直被舆论诟病“电动车推出节奏太慢”,相比新势力(尤其是特斯拉),的确是慢了。不过作为上一个时代的霸主,其转身动作仍算迅捷,且并未死抱着盈利项目不放。
在2024年,丰田计划生产19万辆电动车。这个数字相对比亚迪当然不值一提。后者已经停产了纯粹的燃油车,变成彻底的新能源厂商。丰田显然不打算这么做。它计划在2026年内推出10款以上电动车。也就是说,到2026年,丰田才能实现第二阶段的电动车转型。
当前,除了中国,当初和中国齐头并进的欧美(言论上当然喊得更凶),现在都放慢了脚步。供应链溯源上游,大多依赖中国,但到目前为止,供应链并未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而是需求端放缓了,其背后则藏着相当复杂的牵制因素。
客观效果是,丰田对电动化“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慢节奏,并未成为战略转型的阻碍。在保有超级利润的前提下,供应链、研发、品牌基盘,什么都没耽误。
值得一提的是,转型电动的“机遇窗口”,对每一家企业来说并非一致。命运对于基本盘稳固、业务赚钱的品牌,往往慷慨地给予机会,甚至允许其一再挥霍所谓的窗口。丰田稳住现有业务,徐图转型的做法,是符合自己利益的。
当然,前提是一定要转,而非躺平固守传统。
新社长佐藤恒治上台后,提出了“继承与进化”,涵盖了碳中和与移动价值扩展的方向,以及电动化、智能化和多样化领域的举措。其实就是丰田这一段时期战略的总结,只不过调性更积极一些,而非彻底地改弦更张。
佐藤恒治提出,丰田将在2026年前,就将全球电动车销量提升到每年150万辆。对于现在丰田而言,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这要求丰田转型提速,在未来三四年内就实现电动车销量扩张。
不过,即便到那时,丰田仍是一家以燃油车产品为主的公司。到2030年,丰田全球纯电产品销量预计达到350万辆,其中次世代纯电车170万辆。届时,丰田的战略转型才大体上实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丰田正在成立全新的研发团队,在中国则采取以现有团队捏合为主的做法。
2023年年中,丰田宣布其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表面上看,只增加了四个字,而实际上则标志着丰田中国战略转变。
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三家合资公司的研发团队划分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上游供应链的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跨越组织壁垒,参与到IEM by TOYOTA的研发活动中。
在此基础上,丰田强调了全球生产布局的调整。丰田计划在2025年开始在美国生产电动车,显然电动战略是美国市场优先。这是针对中美电动车市场境况不同而制定的。
丰田已经提出,其研发的下一代平台,将采用磷酸铁锂和固态电池。铁锂已经是成熟路线,理论上丰田需要就此与中国供应商谈妥合作,而非另起炉灶。虽然三家韩国电池厂商,早已投入铁锂的研究,但其成本和技术,落后于中国对手。
而松下,则基本没有铁锂技术积累,是不能指望的。在美国市场上,如果采用中国供应商的铁锂电池,就拿不到商务部的补贴。既然电动车规模化事业从美国开始,那就必须和韩企合作,自研、自建生产线,绝对赶不上2025年这趟车。
因此,所谓次世代电池,仍将使用高镍正极材料,续航提升到1000km,成本降低20%。
至于固态电池,佐藤恒治已经对其降调处理。一个是推迟上车计划,即2027年搭载15万辆车;另一个是给其下了一个暂时的结论:不会对电动车业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现在固态电池存在技术障碍,2026、2027年做好商业化准备,也是有疑问的。
对于中国市场,丰田采取了与中国伙伴强化合作,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这一决策,是对中国市场趋势的必然反应。在中国,丰田继续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和“多样化”主题。电动和智能都是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而对于“多样化”,丰田则拥有技术和产业链优势。丰田决定在这一条路线(其实就是氢能产业链)做些文章。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供应商进入了丰田在华的供应链中,比如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四维图新、小马智行、速腾聚创等等,在售车型中,中国供应商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些供应商不是过去传统的供应商,而是一些电池技术和汽车智能技术领域的科技企业。
在“日本移动出行展”(JMS)上,丰田再次表达公司的愿景是“为所有人提供移动服务”理念,将移动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机器人、智能家居技术联系在一起,形成丰田未来的服务体系。而它们彼此之间的数据和算力连接,是丰田正在着力研发布局的内容。
对于中国市场,丰田以前的做法是在总部研发车型产品,然后由中国工程师做本地化开发,这一做法与其它跨国企业没什么区别。但是如今中国市场已经实现技术和车型平台的快速迭代,这一套产品研发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中国。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丰田更多放权给中国团队(中国三大团队已经在2023年实现整合),由后者做总包方来研发,总部不在技术上进行把关。这一做法,很多人形容为谦逊,其实凸显了丰田洞察中国市场,并做出研发体系改变的决心。
丰田与小马智行开发的L4级Robotaxi,基于雷克萨斯RX系列做的改装,目前仍然坚持试验和在北京亦庄、上海嘉定、广州南沙和深圳前海四个地区投入运营,已经累计运行10万公里以上。
丰田仍然相信,据此仍能实现对研发成本的控制。
与此同时,丰田宣布在年底前出售1.25亿股电装股份(大约价值20亿美元),这部分资金将投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研发。
丰田当然不缺乏这些资金。这一动作表明,丰田正在做供应链资产的优化动作。电动和智能是丰田当前研发体系的主题,以此敦促供应商跟上丰田转型的步伐。
佐藤恒治上任没多久,就在2023年5月份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入5万亿日元(约合251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纯电和智能化车型。这是业内迄今为止最大一笔研发投入。这个规模也比丰田此前宣布的,增加了近500亿元人民币。
佐藤恒治也提出“以美国和中国市场为中心”(注意次序),这两个市场占据了丰田销量的40%以上,是战略级市场。丰田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的一年,除了中国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全球汽车市场几无寸进,无论市场体量还是技术迭代速度,基本上仍在原地踏步。丰田仍然实施稳健的经营战略,保持自己的节奏。新领导集体带来的变化,更多是面向未来的积极调性,而更激进的战略资源投入,将在未来三四年之后看到成果。
对于2024年,大概率仍然看到一个稳健依旧的丰田。这可能就是丰田一直保持全球首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能将激进的投入和稳健的运营融为一体。【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2024款哪吒S真的走心了!全系标配直接拉满
随着2024款哪吒S的上市,大家对于这款中大型轿车的关注度再次拉高。哪吒S共推出了6款车型,其中包括纯电车型以及增程车型两种动力形式,售价区间为15.98-26.98万元。相较于老款车型,新车将不少配置升级为全系标配,同时也对一些鸡肋的功能作出了取舍,一切本着实用优先为原则。
外观方面,前脸采用无进气格栅设计,再加上大灯位置压得十分靠下,所以车头呈现出有俯冲的视觉效果,这也使得哪吒S整体风格偏向于科幻前卫。
车身侧面,哪吒S有着4980*1980*1450的长宽高车身数据,在同级别当中处于主流水平。
另外车身线条其实并不复杂,整体车身设计偏向圆润,同时溜背造型也刻画出了速度感。不得不说,将有着近5米车长,2米车宽的车身,设计得这么富有动感,其实还是需要有些功底的,另外无边框车门设计也更加符合时尚审美。
其实车尾部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比前脸造型还用心,车身溜背线条延展至车尾后以一个上翘的“小鸭尾”结束,这种设计显得十分灵动。小鸭尾下方就是一条贯穿式的尾灯灯组,与前脸的灯组设计风格统一,以纤细凌厉为主,同时也将视觉感受压低。另外,车灯灯组延伸至车辆两侧,既勾画出了车身轮廓,又很好的将视觉拉宽。这种低宽的姿态形式,颇有跑车宽体的效果。
来到车内,迎面扑来的是次世代感,整体设计以及配置都紧扣科技感。仪表中控虽然采用三屏布局,但不是单纯的屏幕堆砌。首先是13.3寸仪表屏,它与中控台融为一体,镶嵌其中。这块窄屏仅提供一些车辆关键信息,如时速、能耗、警示灯、续航以及挡位等,简洁干净,并没有太多的冗余信息。如此设计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有助于驾驶者专注于驾驶,能快速找到所需关键信息。另一点则是哪吒S配合了AR-HUD的使用,关于导航以及车辆状态的信息以现实增强的方式直接投映到风挡,效果非常惊艳。
中控屏为一块17.6寸的超薄屏幕,有着2.5K的分辨率,显示效果细腻清晰。屏幕内搭载的是8155芯片,在强大算力的加持下,整个车机系统的流畅度以及人机交互方面可以说是毫无槽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毫秒级响应的语音识别系统,不论是在语音识别精度方面、识别速度方面、以及功能调用方面都堪称完美。
副驾驶前方是一块12.3寸的娱乐屏,除了最低配车型以外,全系标配。丰富的应用程序以及对部分三方应用的支持,也使得这块副驾娱乐屏功能十分强大,而且还可以响应一些中控大屏上的部分功能,让副驾的乘员度过一个有趣且充实的旅程。
另外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车辆采用了全景天幕的设计,从主驾头顶一直延伸至副驾后方。如此巨大的天幕不仅提升了车内视觉冲击力,也保证了后排乘员的视野开阔,完美解决了溜背车型后排乘员压抑感的弊端。
动力方面,哪吒S提供有纯电以及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其中纯电版有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形式,最大功率分别为170kW和340kW,最大扭矩分别为310Nm和620Nm。另外,纯电续航也分为715km和650km,对应单电机、双电机。值得注意的是,哪吒S可以对能量回收力度、制动风格以及转向助力进行多方位调节,如此一来便能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驾驶质感需求。
综上所述,2024款哪吒S切实地从用户需求进行了升级改进,例如将诸多功能进行了全系标配,进一步提高性价比;以及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满足每位不同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再加上15.98万元的起售价,2024款哪吒S可以说变得更值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YAO知马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索尼PS5销量突破2000万,将计划增产
索尼PS5销量突破2000万,将计划增产
索尼PS5销量突破2000万,将计划增产, PS5游戏主机发布于2020年底,直到今年六月,发售时间不过短短一年半就达到了如此惊人的销量。索尼PS5销量突破2000万,将计划增产。
PS5自从2020年11月发售以来,经历了1年半的时间,而销量也进入全新的阶段,根据第三方机构gamesindustry的消息,目前PS5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台。
虽然PS5发售至今,一直面临产能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但2000万台的销量也能够证明其在玩家群众受欢迎的程度,相信如果产能正常的情况下,2000万台成绩会更快达到。
面对市场火热的需求,索尼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索尼也正在计划对产量进行提升。索尼互动娱乐全球销售和业务运营主管Veronica则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计划在今年对PS5的产量进行重大提升,希望能够保证供货,让玩家早日拥有它。
此前索尼方面曾透露称,在物流和元件供应方面都遇到了困难,目前全世界范围都遇到了芯片短缺问题。彭博社报道称,元件供应一直不能准时到达,各地区疫苗问题也导致了生产运营变得更加复杂。
据悉,PS5仅仅用了82分钟就达到了80000台的销量,而PS4用了9天时间。索尼预计PS5在第四年超过PS4的销量。
虽然索尼一直想方设法提高PS5的产能,但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玩家来说,想要买到原价的PS5难度依然重重,这种情况到底是缺货还是有别的原因,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今年的财报会上,索尼将今年PS5的预期销量提高至1800万台这一动作可以看出,或许索尼已经找到办法解决产能问题,或许未来原价买到PS5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6月8日,索尼互动娱乐副总裁Veronica Rogers向媒体透露消息,PS5目前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2000万台,如果不是组件短缺和物流影响,PS5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数字。
PS5游戏主机发布于2020年底,直到今年六月,发售时间不过短短一年半就达到了如此惊人的销量。Rogers曾表示,自PS5发布以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想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次世代游戏主机,为每位玩家提供更好的体验。
此前,由于全球疫情问题,元器件的生产、机器组装和运输物流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PS5一直处于极度缺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令人满意的成绩,索尼方面也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恢复正常的生产,保证每位玩家都能买到PS5。
在发售初期,PS5就爆发了惊人的销量表现,仅82分钟就卖出了8万台,而同样的数字,PS4用了9天时间。
PS5的受欢迎其实是可以预期的。首先在性能表现上,PS5配备了8核心3.5GHz Zen 2 CPU,GPU浮点运算能力为10.28 TFLOP,而PS4的GPU浮点算力只有1.84 TFLOP,在很多游戏大作上PS5可以提供超越PS4的画质表现和流畅度。此外,PS5兼容PS4所有游戏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独占游戏大作,这样算起来性价比也很高。
截至目前,PS4的全球销量为1.1亿台,索尼互动娱乐预计在2024年PS5就可以实现反超。在今年,由于市场反应不佳,不少手机、汽车和PC厂商都开始减少出货量,反观游戏行业却佳音频出,不仅是游戏主机销量成绩耀眼,就连移动端游戏收入也远超去年。在今年,消费者们似乎对游戏的热情更高一些。
近日SIE副总裁Veronica Rogers向媒体透露,PS5全球销量已突破2000万台,如果不是组件短缺,他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达到这一销量。
2021年5月15日,索尼国行PS5正式发售,即便比海外晚了近半年,也丝毫不影响国内玩家对它的热爱。从首销当日各平台销售情况来看,国行PS5可以说是首销“秒罄”。
Rogers表示,自PS5发布以来,他们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想向全球玩家推出一款真正的次世代主机。他们目前正计划提高PS5的产量,以确保每一位需要主机的玩家可以买到PS5。
核心配置上,索尼PS5搭载AMD Ryzen Zen2处理器,8核16线程,最高加速率频率3.5GHz;AMD RDNA 2 GPU,16GB DDR6内存,825GB SSD。HDMI输出接口,支持4K 120Hz、8K。
官方认为,PS5目前的供应短缺已经严重扰乱了行业,因此计划缩小与PS4的差距,且预计今年在安装基数上超过PS4。
对于用户来说,这一消息意味着市场上长期居高不下的PS5价格将有望降低,官方渠道购买严重的抢货问题也将得到缓解。
之所以SIE决定扩大PS5的出货量,除了供应链危机缓解这一客观因素外,此前在财报会议上,2022财年共计售出1800万台PS5的小目标”也是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目前以技术故障为由,取消了此前用户升级PS Plus会员时需要补齐折扣优惠的规定,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避免付费会员数量下跌,并影响PS5在潜在用户中的口碑。
关于次世代2024和未来的2024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