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提纲(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提纲(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史提纲,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
  2. 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著名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

5、经过: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

(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⑸意义: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

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8、战争结果:⑴1781年10月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5、颁布文件:《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1)主要内容: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中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

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结束: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⑴夺权:1799年11月9号标志:“雾月政变”拿破仑第一次执政

⑵帝国: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法律:《民法典》、《商法典》、《利法典》

①内容: a.确立民事权利平等b.废除贵族特权c.财产所有权无限制d.契约自由

②评价: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将大革命成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

1、开始:⑴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⑵主要标志: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⑶国家与行业:最早发生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2、重大发明成果:⑴凯伊-----飞梭(1733)

⑵哈格里夫斯----珍妮机⑶瓦特----改良蒸汽机

⑷富尔顿----汽船⑸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3、重大影响(后果)P46

1.开始::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电气时代主要标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①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

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政权性质:事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权)

⑴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⑵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⑶实行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6.失败:⑴时间:1871年5月28日⑵标志:“五月流血周”

7.《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奈尔》

⑴词作者:鲍狄埃⑵曲作者:狄盖特

根本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

3、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5、开始标志: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6、主要内容:1)农民获得人生自由;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宅旁园地,只有使用权;3)解放后的农民要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8、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的敲诈与掠夺

9、历史作用:1)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3)局限性: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变化,近代化步伐沉重缓慢;人民群众缺乏发基本民主权。

1、原因:根本原因:南北双方政治经济矛盾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进攻

6、战争过程:爆发:1861年4月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

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7、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幕府统治障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积极: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盟国:1879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协约国: 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

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4、一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是人类一场巨大灾难;客观上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www.xkb1.com

第二十二课世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世纪,最先兴起于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2、启蒙运动: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核心:理性主义1)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2)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

3)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

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4、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六、世界近代的科学、思想与文化艺术成就新课标第一网

人物国藉称谓主要作品成就及艺术特色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反对天主教会思想,被称为“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伟大物理学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二、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著名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

5、经过: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

(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⑸意义: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

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8、战争结果:⑴1781年10月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5、颁布文件:《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1)主要内容: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中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

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结束: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⑴夺权:1799年11月9号标志:“雾月政变”拿破仑第一次执政

⑵帝国: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法律:《民法典》、《商法典》、《利法典》

①内容: a.确立民事权利平等b.废除贵族特权c.财产所有权无限制d.契约自由

②评价: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将大革命成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

1、开始:⑴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⑵主要标志: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⑶国家与行业:最早发生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2、重大发明成果:⑴凯伊-----飞梭(1733)

⑵哈格里夫斯----珍妮机⑶瓦特----改良蒸汽机

⑷富尔顿----汽船⑸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3、重大影响(后果)P46

1.开始::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电气时代主要标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①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

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政权性质:事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权)

⑴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⑵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⑶实行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6.失败:⑴时间:1871年5月28日⑵标志:“五月流血周”

7.《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奈尔》

⑴词作者:鲍狄埃⑵曲作者:狄盖特

根本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

3、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5、开始标志: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6、主要内容:1)农民获得人生自由;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宅旁园地,只有使用权;3)解放后的农民要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8、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的敲诈与掠夺

9、历史作用:1)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3)局限性: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变化,近代化步伐沉重缓慢;人民群众缺乏发基本民主权。

1、原因:根本原因:南北双方政治经济矛盾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进攻

6、战争过程:爆发:1861年4月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

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7、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幕府统治障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积极: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盟国:1879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协约国: 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

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4、一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是人类一场巨大灾难;客观上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www.xkb1.com

第二十二课世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世纪,最先兴起于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2、启蒙运动: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核心:理性主义1)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2)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

3)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

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4、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六、世界近代的科学、思想与文化艺术成就新课标第一网

人物国藉称谓主要作品成就及艺术特色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反对天主教会思想,被称为“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伟大物理学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1、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北京人

2、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6、婚姻关系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7、第一: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古代东方各国文明的发生多与大河有关,其中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如此。他们最早定居下来从事采集与农耕,由于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从而自然地产生爱故土、爱家乡的思想,并升华为保家卫国的思想。而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岛屿棋布,陆地贫瘠,农业不发达,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在航海和掠夺战争中,培养了富于冒险的精神。

8、第二:东西方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古代东方各国经济上多以村社为单位的农业型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而西方在经济上大多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商业型经济,政治上建立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比奴隶主专制统治要进步,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9、选择题分以下这些类型:①材料类型;②史实类型;③组合类型;④逆向类型;⑤史论类型;⑥排序类型;⑦程度类型;⑧图片类型;⑨比较类型;⑩主题类型。

10、材料类型的选择题其实是材料解析题在选择题中的应用。这类选择题在题干部分一般有一段加引号的材料,这段材料可能是直接来自我们的教科书,也可能是来自教科书以外;材料所含的意思可能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但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的新内容。所以,在选择答案时必须按照材料的含义进行判断,既不能抛弃书本,也不能拘泥于书本。

11、【例】“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12、A.伯利克里的统治B.亚历山大的统治

13、材料解析题所提供的材料及其回答方式分成(1)材料类型:①文字材料;②图片材料;③表格材料;(2)回答方式:分点回答、表述成文和总述回答。

14、文字材料是最常见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其材料有独段的,也有多段的。一般来说在阅读材料之前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针对性比较强,而且节约时间。回答问题既要根据材料,也要结合所学知识。

15、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

16、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要受到割耳的刑罚。

17、奴隶主可以买卖奴隶,还可以用奴隶抵债……

18、(1)以上材料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法律?这部法律是谁制定的?

19、(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由此概括阶级社会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0、【答案】(1)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2)奴隶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1、分点回答的材料解析题相对来说较容易些,因为它可以逐一的按序号来回答问题,每一问的要求都很明确。在回答每一问时,材料的阅读量都是有限的,这样便于理解材料和组织答题。关键是要看清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22、材料一: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

23、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在与罗马军队的战争中)迦太基军队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罗马军队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

24、请回答:(1)两段材料中提到的是什么战争?

25、(2)从材料中看出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影响怎样?

26、【答案】(1)是罗马军队与迦太基军队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2)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目的是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结果罗马军队最终取胜,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繁荣强盛,奴隶制迅速发展。

27、社会矛盾尖锐;中国隋唐制度的影响

28、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9、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0、特点:等级森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1、地跨欧、亚、非三洲;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32、政治上,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33、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4、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5、2.比较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

36、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37、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权与俗权的斗争

38、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庄园为单位。十世纪后城市兴起,经济比较繁荣

39、背景:8世纪初,法兰克人受到阿拉伯人进攻的威胁。法兰克军队是自由农民组成的,需自备马匹、武器和半年粮食,随着社会封建化日益发展,农民更难以负担全套的骑兵装备,国库也没有充足的经费来装备大量的军队,兵源枯竭。

40、过程:查理·马特改变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把一部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分封给前线的将领、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们,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不得世袭。这种采邑制建立起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从属关系。后来,国王以下的封建主也把土地当作采邑分封出去,逐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以国王或皇帝为首,贵族依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越低,人数越多。

41、特点:在西欧大陆,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于他的小封建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

42、史实类型的选择题对能力的要求不高,主要是对记忆有要求。历史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对记忆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前提。在近几年来历史中考题中,记忆类型的选择题还是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学习中一定要以教科书为本,反复熟悉课本知识。

43、【例】(2005年湖南益阳历史会考卷)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来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44、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查理曼帝国

45、组合类型的选择题其实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组合类型的选择题在近几年的历史中考选择题中时有出现。这类选择题的难易程度与备选项中的组合形式有关,等项组合相对容易些,不等项组合相对难一些。组合类型的选择题最好的答题方法是排除法。

46、【例】(2005年济宁市中考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祥于①尼罗河流域②幼发拉底河流域③底格里斯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⑤亚马孙河流域⑥黄河流域()

47、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

48、这可是精品呀!希望可以帮助你!假期愉快!

好了,关于中国古代史提纲和完整的九上历史提纲。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上一篇: 腾冲瑞丽芒市游玩顺序(瑞丽一日游最佳路线图)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