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油价2024(长城石化的汽油怎么样)

长城油价2024(长城石化的汽油怎么样)

Hi,大家好,关于长城油价2024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长城石化的汽油怎么样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长城Hi4:吊打其它混动,你看我行吗
  2. 拉动内需提振内循环:2023下半年至2024,车市当先

一、长城Hi4:吊打其它混动,你看我行吗

对汽车行业来说,2022年很是艰难,原材料、芯片和油价各自起伏,局部静默致全国供应链受阻……除少数的几个品牌之外,其它各家的业绩都不太亮眼。

对长城汽车来说,2022年更显得“捉襟见肘”。全年总销量106.75万辆,同比缩减16.7%,对比原定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完成度仅56.2%。

2022年深蹲,是为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对于困境,长城没有刻意避讳;对于未来,长城仍然满怀希望。

只是在2023年,汽车行业的竞争来得更加激烈、更加猛烈。从新能源到燃油车、从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在这个本该“春暖花开”的3月,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

“大家对于现在这波降价潮,焦虑吗?”

上述问题的发问者,正是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前几日举办的“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他的开场白直截了当、直指人心。

紧张感源于现状。据乘联会数据,长城汽车在2023年前两个月的零售销量为7.7万辆,同比下滑46.9%,占全国2.9%的份额。横向对比其它自主品牌,长城甚至滑落到奇瑞身后,被比亚迪、长安、吉利等拉开较大差距。

不焦虑则源于自身积淀。穆峰表示:“把握趋势,比追逐潮流更重要!管理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赢得未来。”

长城汽车锚定的长期趋势是混动,要坚持的长期主义是科技,最终落地就是Hi4。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全名叫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混动路线、尤其是DHT架构的混动得到了一众厂商的追捧,如比亚迪DM-i、吉利雷神Hi·X、奇瑞鲲鹏DHT等。

所谓DHT架构,即双电机和发动机采用串并联的混联形式,可以实现纯电行驶、发动机直驱、并联驱动、串联增程、动能回收等多种行驶模式。

长城也没有落后,在2020年底就发布了柠檬混动DHT,早于其它自主品牌,并有一系列的落地车型,如魏牌摩卡DHT-PHEV、拿铁DHT、哈弗H6 DHT PHEV等。

相比柠檬混动DHT,Hi4并没有改变形式,但却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了创新。

从前是单轴双电机串并联,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都集中在前轴,要四驱就需要在后轴额外再增加一个P4电机。实现起来不难,但增加成本。

Hi4是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前轴采用P2电机,兼顾发电和驱动两项功能(不同时实现),后轴采用P4电机,主要用来驱动车辆。

柠檬混动DHT上的两挡变速箱,在Hi4上依旧搭载。最终的效果是,Hi4实现了“3擎9模”,在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支撑下,可以结合路况实现智能动态切换。

太复杂听不懂?没关系。你不需要知道3擎是哪3擎、9模又是哪9模,你只需要记住Hi4是四驱就足够。

在Hi4之外,长城汽车的长期主义还体现在其它方面,如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全产业链布局,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本文不再阐述,因为它们都没有如Hi4这般具象。

所谓治愈焦虑,首先是治愈消费者的焦虑。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自不必多说,对混动车型来说,它是四驱焦虑、是能耗焦虑、是价格焦虑。

Hi4将有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41.5%。其中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峰值扭矩135N·m;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峰值扭矩240N·m。

前电机最大功率70kW,总成传动效率达98%;后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高效率为96.5%。综合来看,Hi4系统功率最高可达340kW,可覆盖A-C级车型。电池方面将有19.94kWh/27.5kWh两种规格,最大纯电续航里程将超过100km。

从前需要三台电机才能实现的,Hi4用两台电机就做到了。正如长城宣传的那样,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将首搭Hi4混动技术。到2024年,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会全面普及四驱,未来还将实现技术开源。

治愈焦虑的另一面,是治愈长城汽车自身的焦虑。

2022年,国内插混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插混车型总销量达到142.0万辆,同比增长160.5%,大幅领先纯电动74.2%的增长率。

虽然从2023年开始,像上海这样的限牌城市取消了插混车型的免费牌照,但是在更大、更广阔的非限牌城市,插混车型也表现出了越来越高的接受度。

在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暂难根本解决的现状下,插电混动的市场依然有很大潜力。电气化转型虽愈演愈烈,但燃油车不会很快被纯电动车完全代替,而是被插混车型加速代替。

相比其它品牌的混动技术,长城Hi4的结构更加新颖,在体验、性能、能耗、成本等方面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某种层面来看,Hi4也可以算是长城汽车应对“价格战”的措施,毕竟它通过技术创新,原则上也能够实现“加配不加价”或“加配又降价”的效果。

在销量下滑的困境下,Hi4将成为长城汽车的“稻草”。

一如比亚迪DM-i“油电同价”的Slogan,长城Hi4“两驱价格买四驱”也有机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宣传口号。

绿牌+四驱+越野,这个切入点很好、目前也很稀缺。在其它友商尚未跟进的前提下,怎样讲好故事对长城汽车来说就至关重要。

更多的话不说,只希望长城快一点,再快一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拉动内需提振内循环:2023下半年至2024,车市当先

北京、深圳、广州相继表态,大力支持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31号,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提及完善消费体制,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促进二手车市场行业规范等等。

先说结论:2023下半场到2024年利好汽车消费,市场或将迎来小幅攀升或者说“小爆发”。

有人会问,房地产跟汽车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房地产除了有刚性居住需求的作用之外,还有对金融进行调控的作用——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大家的信心也会提振,内循环的“第一环”毫无疑问就是房地产,但是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房市大概率不会再有像2008年和2016年的大爆发,稳中向上是未来房地产的主旋律。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08年和2015年在提振房地产的同时,汽车相关的金融支持以及刺激同样不少,包括汽车下乡在内的举措,让消费者买车换车的热情持续到2021年前后。在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这一次房地产的提振措施出台,力度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作调控,在保持信心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对汽车市场进行金融支持与配给,这也在前面提到的吹风会上得到一个初步的答案。

如果房地产市场“认房又认贷”的措施正式出台,买房者大概率可以减少首付比例,再配合调低的LPR利率,减少月供负担。如此,一些有换车打算的人,就有多余的资金购置一台新能源车。

为什么是“新能源车”?这一点我们不妨来深究一下,从目前各大品牌新能源车研发比例来看,已经逐渐赶上甚至超越燃油车,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全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30%以上,还有很多新能源车销量好的省或直辖市,渗透率都在40%以上,像广东、江苏、上海、海南、四川等等;加上用能战略的调整,闲时充电、忙时用电的规划不变的情况下,再给予相应的新能源车优惠补贴继续执行,新能源车市场热度会继续提升。

虽说依然有很多人对新能源车不够了解甚至是抵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接触了新能源车之后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新车前期用车成本低,新款的新能源车驾驶体验比燃油车好,以及静音性和舒适性普遍强于油车等等,增换购的想法和情绪逐渐被点燃,良好的消费循环才会开始。

当然总体上看消费市场对纯电车型的兴趣不如插混大,这主要集中在8-20万元价格区间,也是整个新能源消费市场占比最大的区域。

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一下5个价位区间的新能源车哪些值得买——

之前有人说五菱宏光MINIEV是“性价比神器”,但开过的人都知道它的操控体验、续航,以及充电方式都是入门级,况且现在入门级版本已不售卖,GAMEBOY版本价格也要5万左右。

因此,真要覆盖城市通勤的话,性价比最高的还是长安糯玉米,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机功率也比同级车型要高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实际体验之后发现它的车内空间更大,同级的吉利熊猫mini虽然也不差,不过只能对标长安糯玉米中配,而糯玉米的顶配301km续航就是实用性的保证。

在这个价位,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这两款车型看似不分伯仲,甚至五菱缤果的理论续航还多出27公里,可是比亚迪海鸥胜在电机功率更大——最高车速130km/h,而五菱缤果只有100km/h,同时比亚迪海鸥后刹车采用盘式,更重要的是同价位的主被动安全配置比亚迪海鸥更全面,因此总体上海鸥的驾驶体验感和安全性都比五菱缤果要好。

最后,海鸥405km顶配车型不论是续航还是配置,都是五菱缤果没有的,建议直接上海鸥顶配车型即可。

“九万九千八,秦PLUS DM-i开回家”,据说,这个价格在终端都还可以谈,对卡罗拉、轩逸、凌派、宝来、朗逸们来说,就是“价格屠夫”般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比亚迪秦PLUS DM-i一举毁了他们在国内市场20年的根基。

至于产品力方面,相信很多人大家对这款车已比较了解,即便是55km续航的入门级配置,上下班通勤当纯电车开也是没有问题,用车成本自然就比号称省油利器的日系车们还要低,加上那块合资品牌永远不可能配备的智能化中央大屏,就这两项体验就已经足够了。

推荐车型:宋PLUS DM-i、银河L7、枭龙MAX、欧尚Z6、深蓝S7、零跑C11按需选择

这个级别是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全是有头有脸有技术的品牌在搏杀,当然这里面合资车基本上退出了竞争序列,主要以比亚迪、长城、吉利和长安四巨头为主——

技术稳健全面宋PLUS DM-i无疑是最把稳的选择;注重操控与节省能耗的吉利DHT代表产品银河L7也是不错的选择;长城枭龙MAX在配置以及空间方面有不俗的表现;长安欧尚Z6在配置和性价比这方面有自己特点;当然长安的另外一个品牌深蓝S7,拥有出彩的外形以及超前的内饰博取大家不少的关注,至于增程式驱动,只要亏电油耗接近前面几款并联式插混,说实话现在大家已经没有那么在乎是什么形式了;顺便提一句,零跑的C11也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SUV。

也就说这个价位/级别,换做小编自己选,也都是一个头两个大。所以你按需选择就好。

推荐车型:比亚迪唐/汉、别克E5、特斯拉Model 3

20万元这个价位,比亚迪的汉和唐是绕不过的两座大山。汉的空间比肩A6L,动力甚至比豪华车还要强,至于配置,哪怕入门级的汉DM-i冠军版也足够满足需求;而唐的主要优势在空间,当然汉的优点在它身上也很突出,加上七座的设定,放在20万左右这个价位真没有几个对手.

之所以把别克E5拉进这个名单,是因为它是这个级别目前为数不多的合资品牌纯电平台产品,关键是品价比相比大众ID.6更突出,尤其三电系统以及底盘都很扎实。最后带上特斯拉Model 3,完全是出于对技术层面的尊重,而且Model 3的操控和动力表现也确实很牛,加上品牌光环,仍然是偏小资情调年轻人的优选项。

至于小编为什么没有对25万以上的新能源车做评价或推荐,是因为那些车型的特点都非常的突出,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新能源车爆发时代,你可以说Model Y还是那么yyds可是有“限行”,你也可以说理想L789销量和口碑不一致,还可以说蔚来换电就是十分方便……总之,存在即合理。

我们经历了后疫情时代充满确定和不确定的2023上半年。确定的是大家的精气神还在,数据显示今年人均每周工作量比去年增加了0.1个小时,加班内卷成为常态依旧卯足劲的干,因为我们深知一个道理:不进则退;而不确定的因素在于外部,俄乌战争并不只是单纯的地区性冲突,它将深深的影响全球未来五年的走向,直白的一点说:“打的就是全球资源”,这一点从近期全球油价的波动以及全球粮食价格推高足以说明,全球市场的动荡还在继续。

中国汽车行业目前处在一个相对“稳态”,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的汽车产业链是全球最为齐备的,连大众官方都不得不向德国网友澄清:“ID.3在中国卖12万、在欧洲卖30万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卷”。所以接下来的一年,我们会见证更多新能源车的发布、上市,更多的价格竞争,所以难保我们的荷包会蠢蠢欲动,你觉得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苏州入户2024(苏州市最新落户政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